“三道关口”严防浒苔,专家呼吁加强近海生态系统长期监测 -k8凯发“三道关口”严防浒苔,专家呼吁加强近海生态系统长期监测 来源:国家实验室科研部 通讯员:王英霞 2018-01-18 2018年1月13日,海洋国家实验室组织相关专家召开鳌山科技创新计划“近海生态灾害发生机理与防控策略”项目进展研讨会。海洋国家实验室理事长陈宜瑜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管华诗院士,委员侯保荣院士、麦康森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潘德炉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马德毅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王清印研究员等专家对项目进展和2018年度工作计划开展了咨询讨论。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孙松等汇报了项目研究进展和取得的阶段性代表成果。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教授,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副主任庄志猛研究员,部分项目骨干、海洋国家实验室财务部和科研部负责人等出席了会议。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松研究员代表项目组详细汇报了项目开展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项目组结合历史数据和现状分析,选择有较好研究基础的典型海域开展自然环境和养殖环境承载力调研、近海生态系统各要素合理配置的空间布局分析;从生态系统、环境安全和生物资源的变动综合分析近海环境承载力,提出我国典型近海区域渔业生产经营空间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从局部典型案例分析提出对我国近海海域养殖发展策略的客观、全面预判,完成研究报告《我国近海生态系统状态与风险分析报告》和《我国养殖海域生产力评估及其可持续利用》,形成战略咨询建议报告“中国典型近海区生态养殖承载力与可持续生产模式发展战略——我国海洋渔业的困境与出路”,得到国家领导重视。 验收专家认为,该项目从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海洋环境承载力和全球海洋渔业发展的角度,对我国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制约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对我国近海生物生产力评估及其可持续利用的新科学认识,对我国海洋渔业未来发展方向、对策与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的战略思考,形成咨询建议报告,得到国家领导和相关部门重视,部分研究成果在国家相关文件中得以体现,并且纳入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该项目成果为我国近海生态保护和养殖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我国海洋及农业领域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专家组对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经质询讨论,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会上,项目组发布了黄海绿潮防控最新研究进展,提出构建“三道防线”有效防控绿潮灾害,并呼吁加强中国近海生态系统长期监测,应对海洋生态灾害问题复杂化和多样化趋势。 针对黄海绿潮连续多年暴发的关键科学问题,海洋国家实验室启动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近海生态灾害发生机理与防控策略”,依托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等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淮海工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青岛海大生物集团等多家单位优势力量组成项目组协同攻关。2016年开始,项目组对绿潮成因、预测预警和防控策略等从海洋系统角度开展综合调查和系统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项目团队在南黄海和苏北浅滩海域组织实施20多个调查航次,通过现场调查、卫星遥感和模拟实验等宏观和微观研究手段,进一步确认了黄海绿潮起源于苏北浅滩海域,提出了应对黄海绿潮总体规模的预测预警方法并成功预测2017年绿潮规模显著下降的现象,形成了系统化的黄海绿潮防控策略。研究发现目前黄海海域生态灾害问题呈复杂化和多样化趋势。专家建议应在相关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长期综合监测。 进一步确认苏北浅滩区是黄海漂浮浒苔的源头 基于现场多学科综合调查和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资料分析结果,项目团队进一步确认了黄海绿潮期间大量漂浮绿藻主体来自苏北浅滩海域,这与黄海海域“漂浮生态型”浒苔微观繁殖体的分布特征、苏北浅滩区独特的环境特征以及该海域的养殖业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对浒苔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在黄海海域形成大规模绿潮的浒苔在遗传特征上有别于我国近岸定生的浒苔种群,是一种相对独特的“漂浮生态型”。在绿潮暴发之前,苏北浅滩区养殖筏架材料上有大量“漂浮生态型”的浒苔附着生长,并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从筏架上脱落并成为漂浮绿藻的主要来源。南黄海海域“漂浮生态型”浒苔的微观繁殖体主要存在于苏北浅滩海域,浅滩区强扰动、高浊度和高营养盐浓度等独特的环境特征有利于“漂浮生态型”浒苔的生长,而浅滩区大量紫菜养殖筏架则为浒苔的早期附着和生物量快速增加提供了重要条件。因此,紫菜生产方式的改变对控制和减少浅滩区浒苔数量应当具有重要作用。 “绿潮综合指数”科学预测浒苔规模 通过对黄海海域和苏北浅滩区绿潮发生发展过程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提出了应用“绿潮综合指数”预测黄海海域绿潮总体规模的思路。“绿潮综合指数”包含了浅滩区浒苔微观繁殖体数量、筏架上定生浒苔的生物量,以及浅滩区漂浮绿藻的生物量等要素,有望提前30-40天预测黄海海域的绿潮规模,为绿潮的预测预警及综合防控提供科学支撑。2017年,根据综合调查现场实验和综合模拟结果,项目提前对黄海绿潮总体规模进行了预测和发布,认为漂浮绿藻生物量与往年相比将降低一半以上,与实际调查结果一致。该预测模式有望在今后黄海绿潮监测和防控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构建“三道防线”防控黄海绿潮灾害 根据对黄海绿潮成因和早期发展过程中关键点分析,项目团队从消减绿藻微观繁殖体数量、控制微观繁殖体附着过程、回收筏架附着绿藻和绿潮早期漂浮绿藻的控制性打捞等角度开展探索研究,根据观测、实验和模拟结果制定整体防控措施,组织现场打捞实验,为政府提供相关信息和系统k8凯发的解决方案。黄海漂浮浒苔的主体来自苏北浅滩海域,因此,苏北浅滩区是绿潮防控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减少养殖筏架上定生浒苔的入海量,有望显著降低苏北浅滩漂浮绿藻量。同时,绿潮发生前期苏北浅滩区漂浮绿藻生物量低、分布范围也相对较小,将绿藻打捞区前置,在苏北浅滩区开展漂浮绿藻的控制性打捞工作,将有效降低黄海绿潮规模,这是黄海绿潮防控的第二道防线。岸边防控是最后一道防线。 黄海未来生态灾害问题更趋复杂化和多样化 2017年度的现场调查与遥感分析,首次在南黄海35°n发现了马尾藻形成的金潮、浒苔形成的绿潮和米氏凯伦藻形成的赤潮同时暴发的现象,黄海海域“三潮齐发”的现象表明黄海未来藻类灾害问题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自2016年年底以来,苏北浅滩附近南黄海、东海海域已有大规模的漂浮马尾藻存在,大量马尾藻入侵苏北浅滩区,在养殖筏架上堆积,对浅滩区紫菜养殖产业构成了严重危害,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应给予密切关注。 专家呼吁加强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长期综合监测 针对黄海绿潮等近海生态灾害问题,项目研究团队将进一步加强对2018年绿潮发生发展状况的观测、研究和预测工作,及时掌握绿潮发展态势,支撑绿潮防控工作。同时,我国近海生态灾害的多发、频发现象也反映了近海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演变,是生态系统极端变化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加强生态灾害专项研究的同时,专家建议从生态系统水平上研究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演变、海洋生物关键功能群变动,将赤潮、浒苔、马尾藻、水母等生态灾害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综合研究,揭示海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和综合防控措施。通过设置标准断面,在海洋敏感区开展综合观测与现场实验,重点监控海洋生态灾害重点发生区域,改变海洋生产方式等措施,有力支撑海洋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凸显海洋国家实验室综合平台的优势,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背景介绍 自2007年以来,由大型绿藻浒苔形成的绿潮在南黄海连年暴发,长达10年之久,对山东、江苏沿岸的旅游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了巨大危害,社会关注度极高。每年夏季,受绿潮影响地区的政府部门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沿海一线绿藻进行收集、打捞和处理,如何应对绿潮问题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部门每年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黄海绿潮问题,在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支持下,国内学者围绕绿潮问题,在绿潮原因种鉴定、绿潮早期发展过程和绿潮监控技术方法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为政府部门应对绿潮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撑。但绿潮预测和防控难题仍未得到全面解决。 对此,海洋国家实验室高度重视浒苔绿潮等生态灾害问题,于2016年设置了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近海生态灾害发生机理与防控策略”,该项目针对我国近海绿潮、水母和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问题,前两年重点针对浒苔绿潮开展灾害成因和防控策略研究,同时兼顾其它生态灾害问题,目标是保障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为孙松研究员,项目团队包括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淮海工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青岛海大生物集团等多家单位。 |